禮拜天聯合報刊了一篇現在年輕人的職場不耐症
我們現在被叫做慣寶寶耶
說我們現在有職場不耐五症頭
1.眼高手低愛計較:嫌工作時間長 薪水少 看不見前景
2.自我感覺超良好:自我主觀意識強 忽略實力與經驗累積
3.缺乏工作源動力:工作與興趣不合 激不起工作熱情
4.職涯目標不明確:三心二意短視近利盲目換工作
5.人際關係搞不定:和主管同事互動不佳或遭受冷暴力
我的一般性格告訴我 這些問題的確存在
但我的反叛性格想要換個角度來說
1.眼高手低愛計較:嫌工作時間長 薪水少 看不見前景
這些問題就不存在於中年人身上嗎?? 我看人數可能不比年輕人低
為什麼不說現在的減少工時觀念才是對的?
難道一天24小時都需要花在工作上嗎?
老一輩會不在意工時我覺得是因為窮怕了 肚子填不飽先填飽再說
肚子都沒填飽哪有心力想別的事情
古話說:飽暖思淫慾 台語說:吃飽太閒
吃飽了 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就會開始想東想西
現在年輕人就是吃飽了才覺得現狀需要改變
因為工時過長就是不合理 啊不然勞基法幹嘛規定工時
難道我們都應該獻出我們新鮮的肝臟嗎???
愛說我們嫌工時長的人你先每天上16個小時的班給我們看看
薪水少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或許是無解
起薪少我是不反對 但要有前景 升職調薪的前景
拿我們說看不見前景來說嘴真的很詭異
願景就是努力及追尋的動力
不然選總統還是縣市長的時候幹嘛批評人家沒願景
2.自我感覺超良好:自我主觀意識強 忽略實力與經驗累積
公司主管就沒有自我感覺良好??
4.5年級的權威保守就不是自我主觀意識強
多少主管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建言也聽不進去
功勞都是他的 錯都是員工的
有多少主管是靠阿諛奉承拍馬屁上去的
不是靠實力與經驗累積而坐上去的
3.缺乏工作源動力:工作與興趣不合 激不起工作熱情
中年或老一輩的人就有動力嗎?
你們的工作就跟興趣一樣?
我看是一種"認命"的心態吧 哪是什麼有興趣有熱情
4.職涯目標不明確:三心二意短視近利盲目換工作
我最近也聽到幾個中年亂換工作後悔的
盲目換工作 三心二意 這絕不是年輕人的專利
短視近利是這個社會的通病
只要是活在這社會的多多少少都會
5.人際關係搞不定:和主管同事互動不佳或遭受冷暴力
為什麼不說是主管和同事太機車 太心機 太齷齪??
有可能真的是年輕人太奇怪 就沒有可能是其他職場前輩太糟糕嗎??
4.5年級喜歡說我們是草莓族 慣寶寶
但我們是怎麼來的 還不是你們4.5年級生下來的
而且還是你們養出來的 批評我們等於在罵你們自己教導無方
厲害的主管是可以引導7年級的為公司所用
而不是啥都不做就說我們是慣寶寶
互相了解 互相改變 職場 社會會變好一點
但卻也是最最最最最缺乏的